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会责任

媒体:日本没选萨德 但选了危害更大的导弹系统

发布时间: 2024-07-16     信息来源: 社会责任

  最近几年来,日本官方的媒体运作有一个特点:越是热炒的事情,可能越不重要;而越是重要的事情,反而越加低调。

  前者的例子可参见日本军舰在中国四周的国家访问——每次都要大张旗鼓宣传一番,恨不能搞出大新闻——因为其原本就带有很强的战略宣传目的;后者的例子往往是实实在在的战备动作,例如去年向美国紧急购买246枚“标准2”防空导弹,为其“宙斯盾”舰储备一个基数以上的弹药;再比如,就是这次的陆基版“宙斯盾”定案——主要日本媒体最多只是刊载了一个豆腐块消息,显得云淡风轻。

  但实际上,陆基版“宙斯盾”的引进,对地区形势的危害要远大于“萨德”。此事还体现出,日本一些人已经确实将“战争”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。

  自去年以来,“萨德”问题引发了地区局势的升温。在2016年7月韩国政府宣布引进“萨德”后不久,就有舆论曝光称,日本也在论证引进“萨德”的问题。但当时也有有经验的人指出,日本是在同时评估两种型号:一种是用于末段高空拦截的“萨德”系统,一种是美国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的陆基版“宙斯盾”系统。

  我们知道,弹道导弹的飞行可分为三个阶段:初始段(也叫上升段或助推段),导弹发射并加速飞出大气层;中段,导弹的战斗部与发动机分离,战斗部在大气层外进入抛物线的弹道飞行;末段(再入段),战斗部进入大气层,并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飞向目标。

  由于初始段拦截存在先天困难(例如对方国土面积较大,发射地点居于纵深),所以目前主要反导体系通常都围绕中段和末段展开。

  在弹道导弹飞行的末段,导弹弹头的飞行速度很高,且多伴随有机动动作,拦截难度很大。而在导弹飞行的中段,基本上呈现可预测的抛物线弹道,拦截难度相比来说较低。前提是,得有打得到那么高的导弹——中远程弹道导弹中段弹道的高点往往在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。

  类似“萨德”这样的系统,大多数都用在在来袭导弹的末段实施拦截,其功效是可疑的。但“宙斯盾”系统的射高和射程都大得多,可以实施中段拦截。前者可以视为是导弹防御的“简配”,而后者则可以认为是导弹防御的“高配”。

  所以,日本人在两者之间的犹豫,说到底是因为心里有些看不上“萨德”系统。毕竟,日本人的导弹防御计划“雄心”很大。

  早在2003年,小泉纯一郎内阁就通过了所谓的“日本版导弹防御计划”,决定引进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,此后,这一计划几经修改补充。依据该计划,日本引进了“爱国者3”导弹系统,并改装海上自卫队的“宙斯盾”驱逐舰,赋予其弹道导弹拦截能力,初步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导弹防御体系——海上有6艘“宙斯盾”驱逐舰,陆上已经部署了40余部“爱国者3”发射架,并在继续增加。

  效果怎么样?近年来的测试中,日本海上自卫队“宙斯盾”驱逐舰已有过成功击落弹道导弹靶弹的纪录,但其成功率较低;“爱国者3”型导弹拦截“飞毛腿”之类的老式弹道导弹尚可一用,但对于新型弹道导弹的拦截概率亦需存疑。

  对于日本而言,其导弹防御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对付朝鲜,而是要抵消周边大国弹道导弹的威慑作用。所以,日本当然不满足于初步的成果。

  早在2009年,日本《每日新闻》曾报道,日本防卫省正在内部讨论引进“萨德”事宜,但防卫省对此予以否认。但在此前后,日本于2006年和2014年在本土部署了两处“萨德”系统同款的X波段雷达。日本人虽然看不上“萨德”,但知道“萨德”的雷达是个好东西。

  但是,日方并不是只看到了“萨德”。他们眼中,还有美军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的反导系统——陆基版“宙斯盾”。后者与海基系统同样使用“标准3”系列拦截弹,其最新型号“标准3IIA”射高为70公里-500公里,拦截高度涵盖更广,可以实施中段拦截。

  第一,不但可以对来袭导弹实施中段拦截,还能够在导弹飞行末段的高空实施拦截,并可进行多次、分层拦截,提高拦截成功率。在这一点上,“宙斯盾”系统的作战范围其实涵盖了“萨德”的功效。

  第二,众所周知,中国已经装备了中程、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,其射程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太平洋。在美日看来,这种导弹对美国航母构成了巨大威胁。

  如果美国航母在日本以东海域活动,则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,正好经过日本上空(高度数百公里,不涉及侵犯领空问题)。此时,若日本装备了陆基版“宙斯盾”系统,就可以对此类导弹实施中段拦截,替美国人“挡枪”。这一效果,无疑是美国都喜闻乐见的。正因为如此,美国一直也在积极向日本推销陆基版“宙斯盾”系统。

  第三,日本已经装备了舰载“宙斯盾”系统,还采购了大量弹药。若使用陆基版“宙斯盾”,则可以与舰载系统实现一定的通用性,理论上更为省钱(这种说辞很适合劝说国会批准预算)。同时,该系统所用的“标准2”拦截弹上,有日本三菱电机等企业研制的芯片和制导头等零部件。大量采购此类弹药,也能让一些军费回流至日本国内的军工企业,算是不无裨益。

  当然,日本也不是说不要“萨德”。日本的军费中期计划以“五年”为期,2019年将开始下一个五年计划。在这个五年计划中,日本很可能先落实陆基版“宙斯盾”,其后再引进“萨德”,在喂饱美国军火商之余,补齐日本反导体系的空白。

  “爱国者3”型导弹对于弹道导弹战斗部的拦截高度为15公里,对先进导弹的拦截能力有限。因此,日本一直考虑在“宙斯盾”与“爱国者3”两个拦截环节之间,再增加一层拦截网,那就是“末段高空拦截”——从数据上看,“萨德”的拦截高度是40公里-150公里,范围涵盖大气层内的“超高空”至大气层外边沿,可以补齐日本现有反导体系的空白区域。对日本而言,无论实战拦截概率如何,毕竟是多一份保障,多一份安心。

  此外,日本还可能继续部署“萨德”系统同款的X波段雷达,例如将其前沿部署至冲绳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日本可以监控中国大陆东部甚至中部的广阔天空。

  总之,在未来不久,我们也许会看到,日本同时拥有海陆两版“宙斯盾”系统、“萨德”系统和“爱国者3”系统,这将是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最全面的反导体系。同时,日本还打算发展先发制人的导弹攻击能力,在“铸盾”的同时“磨矛”。

  必须看到,日本的这些举措并非是为了单纯“自保”,而是为了一场“你来我往”的战争。各类战备措施的落实,可能进一步助长日本国内某些人“对华一搏”的信心。如果日方对使用军事手段更有信心,发生冲突的“门槛”也就会促进降低。

上一篇:中国导弹研制体系的初步建立(1956~19

下一篇:【48812】韩国同意研制长途地对空导弹体系 邵永灵:阻拦效果恐夸大其词